-
履歷
於 1991 年旅居德國,在德國完成藝術學位,畢業後任職大學講師並設立了個人工作畫室及畫廊,作品獲得當地藝文界的一致好評,並以個人或團體名義參加多達 80 多次以上展覽,也是「北萊因威 斯法倫行政區」大型藝術展覽的常客,每每參展皆吸引了許多當地的媒體爭相前來採訪報導。
除了畫家以及藝術學院講師的身份之外,更於 2017 年投身致力於藝術治療工作,協助那些因心靈受創而困擾的受治療者,以畫作的方式,透過色彩揮灑與圖像建構,讓內心的困惑或痛苦漸漸 得到釋放,又或經由受治療者對於用色的偏好,來了解其內心世界的現況,並協助相關的釋放引 導,這個全新身分對於善用繪畫詮釋心靈感受的周旻虹來說,不但得以協助他人外,更為作品本身帶來更多的靈感元素,透過寫實的畫風,投射出真切的情緒感受,也讓日後的作品更具深切的渲染力。
繪畫風格
早期求學時期,受到不同時期不同藝術風格的藝術家所吸引,愛上文藝復興時期的達文西(Da Vinci)、印象派的莫內(Monet)與超現實主義的達利(Dali),到德國留學後則是受19 世紀末的象徵主 義(Symbolismus)影響。象徵主義重視內在的抽象情感,藉由透視學、空間感與色彩的呈現,受到抽象影響但也保留寫實風格,主觀表達對世界現實的看法,這對我的影響非常大,造就其畫風介於寫實與半寫實間,多半與大自然相關,加上大膽用色,喜愛對比強烈的色調,融入透視法把顏色巧妙帶出,也受到印象主義的影響,重視自然光線與色影的表達,將自然霎時間的現象轉換成瞬間永 恆,當輪廓不夠清晰有層次濛霧的感覺,光的引導也變成畫畫著墨的重點之一,
話說至此,我的畫風並非限定於走歐洲路線,雖受歐洲畫風的薰陶,線條的揮灑則運用傳統國畫技藝來表達,著重國畫的氣場流動與筆鋒情感上的著墨,將中西藝術完美融合,進而產生獨特的周氏風格,透過靈性的覺悟與心境感受來表達 內心看到的世界。
情緒療癒
欣賞西畫,源自於西方畫家與藝術間的關係,是一種全然的親密,不避諱任何的話題呈現, 可以盡情笑談貧窮、疾病、愛恨與死亡等任何情感上的展現,別於東方藝術較著重把畫畫美即可, 「以前是乖乖聽話學畫畫,現在則是用心在畫畫」,時而展現出壓抑的感覺,時而揮灑出輕鬆的狀態,隨心境而改變,成為自然且維新的畫風走向,也開啟了研究藝術治療到從事藝術治療的道路。透過畫畫除了療癒他人也自我療癒,不論動感或是寧靜,都有不同的表達方式,也會清楚的在繪畫中發聲,畫圖不僅只求四平八穩,還有留白的動感,更精彩的是隨心所欲的自在。
透過獨特視野呈現出的藝術繪畫看似素材自然簡單,融會對藝術熱忱與敏銳度,帶來一 種深層的爆發張力,得以釋放內心的禁錮已久的心靈,當然畫作除了得力於心領神會外, 也受到德國蓊鬱的森林與沈靜的湖光山色啟發,特別是在為人母之後,畫風越趨成熟,更賦予作品 更多讓人心平靜與安定的力量,因此看著這一系列的作品會讓人自然而然感受到溫暖與舒服。
同時,在作畫時勇於挑戰新的體材與技巧,不時為作品帶入新的氣象與風格,更擅用西洋畫界少見的獨特用筆方式,賦予作品中國水墨畫般的特有的流暢氣流感,更利用不同的材質與技 巧,製造出凹凸不平的表面浮影效果的空間感,進而將賞畫的人彷如帶入另一個沈靜的思緒空間。
藝術學經歷:
1991年 赴德國修習藝術
1993 年 通過比勒費爾德(Bielefeld)技術學院「特殊藝術專長」檢定考試。
1993-199年 7在Akademie für Kunst und Lebensge staltung in Lage (AKL) 藝術大學。 (德國藝術與生活美化學院)從事純藝術、插畫的相關研究,取得 Diplom文憑 = “碩士文憑”
1994-2000 年 擔任AKL的藝術教育助理指導員。(科系: 創作及插畫) 。
2001-迄今在德特莫爾德(Detmold)擔任德國成教學校(Volkshochschule)藝術教育講師。跟朋友合開 畫室。
2002-2003年 在黑爾福德(Herford) 擔任青少年監獄(Justiz Vollzuganstalt)藝術治療指導員。
2007 年 創辦Chou Art工作室,從事與大自然創作相關藝術研究教學以及畫廊展示活動自己開畫 室。
2013年 回台築夢,將畫作從德國帶回台灣參加聯展,讓喜愛藝術的朋友們也能欣賞到她的畫作。
2015年 開始個展生涯。
2017年 至國小、高中當講師,然後持續相關藝術創作與致力藝術治療工作。
2018年 Sparkasse 入選參展。
2000~2009年 連續10年獲選德國之Nordrhein- Westfalen北莱茵-威斯特聯邦之理柏鎮(Lippe)著 名畫家(唯一的華人),並在「Sparkasse」銀行舉辦聯展,將每年所展覽之作品集結製成月曆。當時 是最年輕的畫家。